产品分类Product classification

新闻动态
电话:010-85328960
传真:010-85328998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19号外交办公大楼D1座4层402A
新闻动态位置:首页 > > 新闻动态
山河为证:中国十大水电工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
发表时间:2020-07-28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来源:国资小新

连日来,由于受强降雨和来水影响,全国多地防汛形势异常严峻。各流域水利枢纽充分利用过洪河道、流域水库和蓄滞洪区,有序拦洪错峰、进洪蓄洪、调节水量,及时缓解上游来水防汛压力的同时,为下游实施拦洪错峰调度提供有力保障。

7月6日至11日,为全力支持长江中下游抗洪,三峡集团长江干流四座梯级电站——溪洛渡电站、向家坝电站、三峡电站、葛洲坝电站持续减少下泄流量,由82台机组全开运行减至65台运行,共停机17台。

7月17日10时,入库流量达50000立方米每秒,三峡水库迎来“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”。截至21日10时,三峡集团所属梯级水库溪洛渡、向家坝按调度令要求配合三峡拦洪16亿立方米,充分发挥了梯级水库拦洪削峰作用。

今年入汛以来三峡水库已成功应对5场次洪水,总拦蓄水量达146亿立方米,相当于“兜”住了3.3个太湖水量,充分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安全。

7月7日,受强降雨持续影响,国家电网新安江电厂水库陆续开启7孔闸门泄洪后,7月8日上午,新安江水库开启9孔泄洪道泄洪,增大下泄流量,缓解浙江、安徽等省区防汛压力。

金沙江流域来水较多年平均偏丰26.79%,中国华电云南公司提前进行梯级联合调度,自6月下旬以来,在预测来水持续超过满发流量的情况下,集控中心协调流域其他梯级电站,编制金中6级水库调度方案,有序消落水库水位。截至目前,梯级各水库通过泄洪消落至汛限水位,无弃水电量发生,也为后期防洪度汛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
除了拦洪削峰水利枢纽还发挥灌溉、排涝、泄洪、航运、发电、冲淤保港、兴利除患的重要作用今天,小新带大家一起了解中国水电建设的昨天、今天与明天——

由昨至今:四个阶段看我国水电发展历程

我国地势西高东低,主要河流多发源于“世界屋脊”青藏高原,奔流入海,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。根据最新统计结果,我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.87亿千瓦,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,均居世界第一。

建国以来,我国水电事业历经艰苦奋斗、改革开放、继往开来、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,发生了巨大变化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①艰苦奋斗建基业(1949—1977年)

建国初期,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仅36万千瓦,基础十分薄弱。以学习苏联等水电技术为基础,通过艰苦奋斗,水电建设者逐步掌握了100米级混凝土坝和土石坝、100万千瓦级电站建设关键技术,分别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、自制设备、自主建设,坝高达到105米的大型水力发电站—新安江水电站和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(122.5万千瓦)水电站—刘家峡水电站,初步奠定了我国水电发展的基业。

截至1977年,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576万千瓦。

②改革开放谋发展(1978—1999年)

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,水电行业开始逐步探索投资体制和建设体制改革:实施“拨改贷”改革,逐步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;培育市场定价机制;积极推进实施公司制;提出“流域、梯级、滚动、综合”的水电开发八字方针。以鲁布革、二滩等水电站建设为起点,引进外资、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,水电建设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。

1988年,有着“万里长江第一坝”之称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完工,成为20世纪我国自主设计、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、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。1994年,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38公里处,世界最大水力发电工程——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,百年三峡梦想从宏伟蓝图变成伟大工程实践,以此为契机,小浪底、大朝山、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电站陆续开工建设。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起步开发。

截至1999年,全国水电装机容量7297万千瓦(其中抽水蓄能547.5万千瓦),居世界第二位。

③继往开来展宏图(2000-2012年)

新千年伊始,以全国水力资源复查为依据,我国全面形成了十三大水电基地的开发蓝图。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,正式拉开了西部水电集中开发的新篇章,水电建设也全面步入流域梯级开发的新阶段。

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《电力体制改革方案》,推动水电开发市场主体多元化,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,全面推进金沙江、澜沧江、雅砻江、大渡河、黄河上游、红水河、东北诸河、湘西诸河、乌江、闽浙赣诸河和黄河北干流等水电基地建设,有力推动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。为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调峰需要,抽水蓄能电站快速发展。

截至2012年底,全国水电装机容量24858万千瓦(其中抽水蓄能2033万千瓦),居世界第一位。

④高质量发展绘新篇(2013年至今)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发展高度重视,创造性提出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,为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。

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,水电行业步入科学有序开发大型水电、严格控制中小水电、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、加强流域管理的新阶段。开工建设两河口、双江口、乌东德、白鹤滩等大型调节水库电站,有力提升流域的发电、防洪、供水和生态调度能力,有效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安全。

藏东南“西电东送”接续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,苏洼龙等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,拉开“藏电外送”序幕,有利促进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。开展抽水蓄能电站体制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工作,形成新一轮建设高潮。“一带一路”水电国际合作持续深化,中国水电已逐步成为引领和推动世界水电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截至2019年底,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640万千瓦(其中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),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7.7%;年发电量13019亿千瓦时,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7.8%。在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5400万千瓦,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5063万千瓦。

今非昔比:六个方面看我国水电发展成就

建国以来,我国水电建设取得巨大成就,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。

一是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。2000年以来,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快速跃升,于2004年、2010年、2014年相继突破1亿千瓦、2亿千瓦、3亿千瓦,水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,装机和发电量均稳居世界第一。

二是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前列。200米级、300米级高坝等技术指标均刷新行业记录;大坝工程、水工建筑物抗震防震、复杂基础处理、高边坡治理、地下工程施工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;混凝土浇筑强度、防渗墙施工深度等多项指标创造世界之最。

三是水电装备制造世界领先。常规水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能力、金属结构设备制造技术、高压输电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率先进入百万千瓦机组研发应用的无人区,实现了水电核心装备制造技术从跟跑、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。

四是综合利用效益普惠民生。水电建设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清洁能源,建国以来我国水电累计发电量约为17.5万亿千瓦时,相当于替代标准煤52.5亿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亿吨。同时,水电站的经济、社会、生态综合效益显著,在防洪、拦沙、改善通航条件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河流治理、生态环境保护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,为护佑江河安澜、人民幸福提供有力保障。

五是产业能力快速提升。我国水电行业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,已具备投资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制造及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能力,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。目前,中国水电国际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参与建设的海外水电站约320座,总装机容量达到8100万千瓦,占据海外70%以上的水电建设市场份额。

六是水电标准体系完备。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企业投入的重大基金支持,立足世界水电前沿,解决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问题,逐步转化为技术标准,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电技术及标准体系。

截至2019年底,我国已、在建超过1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共计120座,其中常规水电63座、装机容量18812万千瓦,抽水蓄能电站57座,装机容量7781万千瓦。


 
上一篇:刘家峡水电站今年第三次泄洪
下一篇:揭秘汛期三峡工程你所关心的问题——来自三峡集团的回应